
Pink Floyd的名字是席德定的,他当时想玩布鲁斯。 乐队并没有什么和披头士的历史性会面,因为当时两个乐队都在艾比路录专辑(破晓风笛手),一墙之隔,天天能碰上。 传闻保罗·麦卡特尼为乐队一首曲子秘密贡献了吉他。 库布里克要过"Atom Heart Mother"(专辑同名曲)的授权用于<发条橙>,最后沃特斯代表乐队以不同意将乐曲拆分为由拒绝,广为流传的索要"Echoes"用于<2001太空漫游>的故事没有记录。 梅森有好几首个人作品在乐队的发行中,包括主唱。"One of These Days"中的吼叫并不是他在乐队期间的唯一献声。 吉尔莫在一次音乐节担任了吉米·亨德里克斯整场演出的调音师。 吉尔莫包办了"The Narrow Way", 词曲、编曲、吉他、贝斯、鼓、钢琴、键盘、主唱、和声全他一人。 Pink Floyd差点为<追忆似水年华>芭蕾舞剧创作配乐,后来沃特斯买回15卷<追忆似水年华>原著并逼迫队友阅读,自己坚持读了一卷、吉尔莫读了18页以后作罢。 轻盈美好的"A Pillow of Winds"不是风做的枕头的意思,它的标题来自麻将,也就是“风一色”,一种胡法。 Pink Floyd的成员全部都是麻将爱好者。 漫威的银影侠是月暗的封面备选方案。 月暗登上冠军专辑、"Money"作为冠军单曲、乐队成为流行明星、沃特斯赚得盆满钵溢,他称自己从此从一个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变成了资本家。但他马上在下一张专辑里批判起了唱片工业和造星工厂。 "Brain Damage"里的笑声来自Peter Watts,乐队技师,因为吸毒被乐队屡次解雇又屡屡被重新雇用,1974最后一次被乐队开除,两年后吸毒过量而死。他的女儿是Naomi Watts。 Naomi Watts也是吉尔莫的教女。 Pink Floyd的前灯光师后来拿到了三次奥斯卡最佳美术指导提名。 吉尔莫和沃特斯帮助巴瑞特制作了两张个人专辑。 吉尔莫和沃特斯坚持要将巴瑞特出错的部分保留在两张个人专辑。 吉尔莫在1974年如此评价巴瑞特:有人说他在更高的宇宙层面上,但实际上他不过是脑子坏了。 吉尔莫确保巴瑞特一直能收到他在乐队时期的创作版税。 主唱了"Have a Cigar"的Roy Harper砸过Pink Floyd的车。 巴瑞特闯入正在录愿你在此的录音棚,连去了两三天。莱特回忆:“我记得席德站起来说,对了,我什么时候录吉他?我们说,抱歉,席德,吉他全录好了。”晚些时候他参加吉尔莫在艾比路录音室餐厅的婚宴,从此和Pink Floyd的四位再也没有见过面。 梅森完全没有参加"Wish You Were Here"这张专辑的创作。 The Damned(一支朋克乐队)点名要巴瑞特做他们专辑的制作人,于是他们得到了梅森。 Animals其实是一张非常割裂的专辑,中间三首有着沃特斯写过的最为直率尖刻的歌词,而首尾则是一首毫不掩饰的情歌(Pigs On The Wing part 1,part 2),因为沃特斯当时恋爱了。 其他队友指责沃特斯把"Pigs On The Wing"拆分成两部分放在首尾是为了骗版税,因为版税按歌曲数量分配而非长度。 Animals的专辑封面当然是实拍,但充气猪飞跑了所以他们不得不画一个的谣传也非空穴来风——他们拍了三天,第一天猪飞了,最后他们把第三天的猪叠在了第一天的云上。
"Comfortably Numb"的灵感来源是沃特斯巡演上台前胃痉挛被医生打了一针肌肉松弛剂。 迷墙专辑的灵感来源是沃特斯在巡演中朝一位观众脸上吐了唾沫。 迷墙拯救了Pink Floyd深陷泥潭的财政危机(投资失败,经纪负责人跑路),沃特斯的创作效率厥功至伟。1978年,吉尔莫和莱特各出了一张个人专辑,梅森去给别的乐队当制作人,沃特斯一人写了足够两张专辑的素材,一个变成了迷墙,一个用在了个人专辑"The Pros and Cons of Hitchhiking"。 迷墙是张双专辑,第一部分的灵感来自沃特斯的童年创伤,第二部分是沃特斯与唱片工业的纠葛与席德·巴瑞特的毁灭。新制作人埃兹林协助三位队友反抗沃特斯的独裁,迷墙从罗杰·沃特斯的自传变为关于虚构的摇滚明星平克·弗洛伊德的专辑。 1979年9月,在一个后来流言纷飞、所有当事人各执一词的事件中,莱特被沃特斯赶出乐队。 沃特斯要挟如果莱特不离队,他就会把迷墙作为他的个人专辑发行,乐队(包括莱特在内)陷入的经济困境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他们之前已经为了避免失去全部身家被迫离开英国至少一年。 "Another Bricks In The Wall Pt.2"变成热单并登顶是制作人埃兹林的功劳,在他的建议下,悲惨阴郁的原曲被拉长并加入了迪斯科鼓点与童声合唱。 埃兹林在专辑录完就被沃特斯拉入黑名单,他对一个朋友泄露了尚未开始的巡演舞台细节,随后被杂志完整刊登。 莱特作为雇佣乐手全程参加了迷墙巡演(但他离队的消息还未公开,所以没有和其他雇佣乐手站在一起,舞台上仍是四人),高昂的演唱会制作成本让乐队亏本又欠了一屁股债,只有按场次计酬的他赚到了钱。 专辑的销量非常好,演唱会也场场售罄。但除了掏钱的观众听众,迷墙的口碑并不统一,有乐评人口诛笔伐,同时乐队中只有一个人(不用说都知道是谁)对它满意。 沃特斯毫不掩饰自己的独裁,包括他在接受《新闻周刊》的采访时候。 专辑—舞台—电影,迷墙的三步是被沃特斯一早规划好的。 迷墙电影的导演是拍出<午夜快车>的艾伦·帕克,他有先见之明地劝说沃特斯休了六周的假,随后开始疯狂拍摄。沃特斯回来以后矛盾果然爆发,最后导演合同条款与乐队其他成员的股东投票阻止了沃特斯获得控制权。 沃特斯因为演技太差未能出演。 乐队为电影迷墙重录了多首专辑歌曲,本将以"Spare Bricks"(备用的砖)为名发行一张原声专辑,后来被搁置。因为马岛战争(历史事件)骤然打响,沃特斯去搞"The Final Cut"了。 "The Final Cut"(这张的名字没法翻,最后的乐章?最后一刀?罗水可恶的双关)收录了四首吉尔莫认为水准不够的迷墙弃曲,和一首乐队为电影专门录制、之前已经作为单曲发行过的歌。 专辑收尾阶段,沃特斯与吉尔莫关系彻底破裂。沃特斯长期的盟友梅森出去捣鼓声音素材回来以后,也站到了吉尔莫这边。 沃特斯回忆,“The Final Cut”做到四分之一的时候,我知道自己以后绝不会再跟大卫·吉尔莫和尼克·梅森联手做专辑了。 "Comfortably Numb"是我和罗杰携手完成的余烬之作,吉尔莫悲伤地说。 “The Final Cut”是一张以乐队为名发行个人专辑,没什么众说纷纭的情况,因为这就是事实:乐队其他成员被迫屈服,不再试图加入自己的音乐理念,沃特斯包揽了全部创作,吉尔莫唱了半首歌并弹吉他,莱特没参加(退出乐队的消息已经公开),打击乐不全是梅森,制作人署名只有一位乐队成员。 对Pink Floyd一向苛刻(甚至已经成为梗)的《滚石》杂志认为"The Final Cut"是“艺术摇滚的皇冠杰作”。 罗杰·沃特斯的唱功与弹奏水平饱受诟病,制作人和队友指责他老是唱不在调上(梅森答如何分辨两位主唱的声音:唱在调上的是吉尔莫,不在调上的......),他弹的贝斯甚至被客座乐手当众羞辱。 Eric Clapton为沃特斯的个人专辑(The Pros And Cons Of Hitchhiking)弹主音吉他,同时加入巡演阵容(并完全抢了沃特斯的风头)。这段时间沃特斯和吉尔莫比赛般地前后脚发专辑(吉尔莫的"About Face")和上路巡演,吉尔莫的阵容里有Pink Floyd的队友客串。 莱特跟风组了一支流行电音双人组Zee,时代变了。 沃特斯接替David Bowie为一部票房惨淡的电影制作配乐。 "The Final Cut"以后,乐队成员的首度合作是梅森的个人专辑(没有沃特斯),第三代Pink Floyd成型。 (此处略去战斗力极强的罗水退队那阵和其他队友明争暗斗闹上法庭的狗血往事,因为这能写三大版) 总之根据资料看,乐队成员的矛盾还没有到不共戴天的程度,根本原因是创作理念不和,导火索是半商业性质的Pink Floyd与唱片公司的条条框框。最终沃特斯退出乐队、获得迷墙的独家版权,其他成员延续Pink Floyd的名称。沃特斯直到04年才与前队友关系缓和,但他在此之前与梅森恢复了友谊。
吉尔莫作为客座吉他手参加了Live Aid。 因为泄露演唱会机密被被沃特斯拉黑的埃兹林神奇地接到了沃特斯本人的电话,邀请埃兹林加入他的新专辑(K.A.O.S.电台),埃兹林非常激动,然后放了他鸽子,被再次拉黑。 两个星期以后,埃兹林加入另一头Pink Floyd的新专辑制作。 莱特因为当初的离队协议无法正式归队。而他在迷墙录制期间的糟糕表现也让吉尔莫不信任,新专辑他的贡献微乎其微,但总算没有被排除在外,他老婆找到吉尔莫求情才使莱特加入。 梅森四年没有练鼓了,他在录音室慷慨地让其他人替他打,随后到来的巡演还是让他要每一首从头学。 新专辑(一时糊涂)更像是吉尔莫伙同一票帮手为了对抗沃特斯赶制出来的作品(但卖得很好,专辑和稍后的巡演现场专辑都是),其他两位成员的加入只是为了在公众眼中看起来更像样。 “一时糊涂”巡演的规模和制作都创下了摇滚现场的记录,他们甚至赔钱在苏联开了五场,那可是1989年。 沃特斯与新Pink Floyd的巡演在北美狭路相逢是真的,他在六千人的剧场上座率不到一半、前队友在八万人的体育场满座也是真的,他对此表示乐观是他声称的。 被他拉黑的前队友(明令禁止进入他的演出现场)趁机派人去刺探他的烟火与特效使用情况也是真的。 沃特斯状告Pink Floyd索要在演出现场使用的飞猪版权费,后来他们给猪加了两颗偌大的睾丸以区别沃特斯原始的母猪版本。 柏林墙倒塌了。沃特斯缔造了宏伟的迷墙柏林演唱会,当晚现场观众达到45万,超过10亿人观看实况转播,不过后来专辑和影碟的销量都没有达到期望值。演出现场其实小状况不断,录像带里有几首歌是后期补录。 Pink Floyd未如传闻所言获得迷墙柏林演唱会的邀请,但沃特斯特意邀请了三位队友的前妻到场。 沃特斯沉甸甸的娱乐至死专辑做了整整五年,辗转了十个录音室,录音班底拉来了包括Jeff Beck在内的一大票顶级音乐家。同时他还在写一部歌剧(不是迷墙式的摇滚歌剧,真正的古典歌剧),一做就是17年(Ça Ira)。 库布里克的复仇——20年前他想用原子母亲心做<发条橙>的配乐被沃特斯拒绝,现在他也一口回绝了沃特斯采样<2001太空漫游>的请求。 被沃特斯二度拉黑的埃兹林喜获Diss金曲"Too Much Rope"。 娱乐至死专辑并没有被淹没,它是沃特斯迄今为止卖得最好的专辑,同时收获空前一致的好评,创作者自己认为它至少和月暗与迷墙是同一级别的。 迄今为止卖得最好的意思是:不到100万张。单飞总是不太顺利的。 沃特斯为<海上钢琴师>唱了片尾曲。 藩篱之钟开始录制,吉尔莫新婚妻子Polly成为新的歌词创作者,莱特回归创作。"Poles Apart"对Pink Floyd做了阶段性总结,一二段的主人公分别是席德与罗杰。 "The Division Bell"的名字是《银河系搭车客指南》的作者道格拉斯·亚当斯取的。 新专辑最强烈的批评声来自沃特斯——他向来媒体下套他就钻。 Pink Floyd真的老了——早在一时糊涂巡演他们就发现许多观众与年轻乐手是听着他们的歌长大的,现在其中一位乐手和莱特女儿成了一对。随后的巡演他们会发现不少全家出动的新老两代乐迷。 藩篱之钟巡演过程中乐队改动了歌单,他们在下半场完整呈现了月之暗面。乐队成员百感交集,他们真心实意地邀请沃特斯在收官站伦敦共同演绎月之暗面,被拒绝。 现场专辑"Pulse"的真正卖点是完整收录了月暗。“真是奇耻大辱啊,20世纪70年代都没想过发月暗的现场版本。”梅森后来承认说。 梅森透露,藩篱之钟录制期间PF还做了一张氛围电子专辑"The Big Spliff",最终乐队决定不予发行,不知道有没有重见天日的一天。 沃特斯阔别十二年再次巡演,莱特观看了其中一站并在劝说下去了后台、吉尔莫鼓励乐队的雇用键盘手去给沃特斯打工、梅森与沃特斯在一次不期而遇中恢复友谊,并在21年后首次同台合奏。迟疑的和解开始了。 促成Pink Floyd在Live 8重组的原因是他们认为,在Live 8所致力的崇高事业面前,摇滚明星之间的争端不值一提。 Live 8的排练仍然充满矛盾,这一次却是沃特斯退让,“就妥协一晚”,他说。 吉尔莫的第三张个人专辑“On An Island”终于打破了乐队成员个人专辑销量低迷的传统。 沃特斯做了17年的"Ça Ira"领唱是中国女高音黄英,"Ça Ira"在古典音乐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和摇滚不搭边,不过其中一段旋律出自沃特斯一首老单曲。 席德·巴瑞特的致敬演唱会上沃特斯和Pink Floyd相继演出,不过因为一些说不清的原因没有同台。 莱特全程参与了吉尔莫“On An Island”巡演并大放异彩。 Live 8之后直到莱特去世,沃特斯多次希望Pink Floyd再次重组,吉尔莫并无此意。 2007年沃特斯来上海开了演唱会。 2010年吉尔莫邀请沃特斯参加希望基金会的一场义演,两人合作表演了28分钟。 也是这次义演,两人达成协议,如果沃特斯唱"To Know Him Is To Love Him",吉尔莫就给他的迷墙巡演站一次台,唱"Comfortably Numb"。交易成功了。 吉尔莫按约定站台的那场演出,梅森从美国赶了回来,三人最后同台——沃特斯吹小号、吉尔莫弹曼陀林、梅森打小铃鼓,气氛好极了。他们三个终于有了一张发自肺腑开怀大笑的合影。 80年代沃特斯的巡演连小剧场的一半都填不满,但他现在凭借迷墙挤入年度最赚钱歌手前三。迷墙巡演(专指沃特斯2011~2013年这次)打破麦当娜的记录成为史上最赚钱的个人巡演,迄今仍踞榜首。 无尽之河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新专辑,它的主要素材来自藩篱之钟的存货,是莱特的绝唱,11首歌有他署名。 吉尔莫45年以后重回庞贝古城,Polly建议他像当年一样光膀子演,被一口回绝。 2016年Pink Floyd在官网正式宣布重组,阵容包括沃特斯、吉尔莫与梅森。目的是为了支持加沙自由船队的女性们。 梅森2018年底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沃特斯和吉尔莫之间的关系仍然紧张,梅森认为矛盾的根源在于沃特斯不尊重吉尔莫,沃特斯始终觉得创作比器乐更重要。 沃特斯的新专辑(Is This The Life We Really Want?)本是娱乐至死的续篇,但由于川普上台了,于是变成了一张具有强烈政治色彩的概念专辑。 Pink Floyd近年的各种再版计划、合集、大量未发行过的小样的重见天日主要原因是东家百代公司负债累累。但梅森对整理出这些遗珠很自豪。 “最后,吉尔莫承认道:我有一种不安的感觉,就是这些歌曲在今天听起来和多年前一样真实。”
售价:0 积分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